全球化环境下怎样处理语言和语言教育问题——以新加坡为例
作者
周清海
出处
《国际中文教育学报》;2021年12月;总第十期;页1–16
出版机构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
哥伦比亚大学中文部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摘要
汉语进入了大融合的时期。和谐融合关系到语言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华语区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尊重华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华语会发展成为多种语言变体。在交流之中,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必然占有优势,能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华语的应用和教学上,我提倡向普通话倾斜。
这篇文章,集中从地区、政治和历史的观点,谈论(一)新加坡的华文教学;(二)新加坡的华语研究;(三)在大华语下的词典编纂与华语语法研究等问题。我强调只有教华文的教学人员,编教材的人员,以及研究者不全是中国人,华语文才真正达到国际化。
这篇文章,集中从地区、政治和历史的观点,谈论(一)新加坡的华文教学;(二)新加坡的华语研究;(三)在大华语下的词典编纂与华语语法研究等问题。我强调只有教华文的教学人员,编教材的人员,以及研究者不全是中国人,华语文才真正达到国际化。
关键词
汉语大融合 新加坡华文教学 新加坡华文研究 华语文的国际化
语言
中文
ISSN
2520-7733(印刷版);2521-4241(网页版)
下载全文
IJCLE_No.10_Dec21_01.pdf(下载次数: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