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環境下怎樣處理語言和語言教育問題——以新加坡為例

作者
周清海

出處
《國際中文教育學報》;2021年12月;總第十期;頁1–16

出版機構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哥倫比亞大學中文部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摘要
漢語進入了大融合的時期。和諧融合關係到語言的健康發展,也關係到廣大華語區華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尊重華語之間存在的差異,並不意味著華語會發展成為多種語言變體。在交流之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必然佔有優勢,能起主導作用。所以在華語的應用和教學上,我提倡向普通話傾斜。

這篇文章,集中從地區、政治和歷史的觀點,談論(一)新加坡的華文教學;(二)新加坡的華語研究;(三)在大華語下的詞典編纂與華語語法研究等問題。我強調只有教華文的教學人員,編教材的人員,以及研究者不全是中國人,華語文才真正達到國際化。

關鍵詞
漢語大融合 新加坡華文教學 新加坡華文研究 華語文的國際化

語言
中文

ISSN
2520-7733(印刷版);2521-4241(網頁版)

下載全文
IJCLE_No.10_Dec21_01.pdf(下載次數: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