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與互動在漢語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作用

作者
高小平

出處
《國際中文教育學報》;2018年6月;總第三期;頁123–145

出版機構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哥倫比亞大學中文部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摘要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輸入與互動就因其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而倍受關注,而將漢語作為目的語來檢驗其對習得作用的實證研究還為數不多,本研究通過比較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在漢語作為外語詞彙習得中的作用來填補這項空白。36名澳大利亞零起點成人漢語初學者除完成前測、後測及背景問卷外,參加了為期10周的學習,部分學生參加了追蹤訪談。統計分析顯示,兩種互動均有助於詞彙習得,但其作用因互動方式及測試類型而異。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在提高筆試成績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師生互動在提高口試成績上明顯優於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的後測筆試、口試成績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師生互動在提高詞彙的語義、語音習得上均有效;而生生互動組的筆試成績明顯優於其口試成績,說明在學習者自選學習內容、在教師協助準備學習材料的前提下,生生互動在幫助習得詞彙義上效果更明顯,可達到與師生互動同樣的效果。本研究結果支持了輸入互動假說,證明了意義協商與理解後的輸入對詞彙習得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將其適用範圍拓展到了零起點漢語二語學習者使用第一語言進行互動上,文章對此研究結果及其在漢語第二語言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做了進一步討論與闡釋。

關鍵詞
漢語第二語言習得 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 輸入互動假說 自選輸入

語言
中文

ISSN
2520-7733(印刷版);2521-4241(網頁版)

下載全文
IJCLE_No.3_Jun18_07.pdf(下載次數: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