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語初級綜合課教學中的多模態話語分析

作者
劉峻宇
王珊

出處
《國際中文教育學報》;2019年6月;總第五期;頁67–91

出版機構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哥倫比亞大學中文部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摘要
現代科學技術和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的發展促進課堂教學向多模態教學模式轉變,語言、圖像、動作等多種符號資源通過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感官通道傳遞資訊,促進學生對資訊資源的接收,提高學習效果。本研究選取國際漢語教學初級綜合課教學示範課視頻,借助軟件ELAN5.4對教學中的模態進行標注和統計,探究多模態符號在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多種模態是如何協同配合以完成教學的。本研究還採取體裁功能成分分層切分法,探究教學中的多模態組合使用情況。研究結果表明:PPT是使用最多的模態符號,聽覺模態是主模態;不同教學環節使用最多的模態符號和主模態表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本次教學視頻根據意義切分為82個圖像,共使用了39種不同的多模態組合;使用次數最多的多模態組合是教師話語、學生話語、PPT(圖片和文字)和手勢語;本研究還歸納了八種常用的多模態組合。

關鍵詞
多模態組合 國際漢語教學 初級綜合課

語言
中文

ISSN
2520-7733(印刷版);2521-4241(網頁版)

下載全文
IJCLE_No.5_Jun19_04.pdf(下載次數: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