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學華文新口語課程的分析—基於交際法的理論框架

作者
延晶

出處
《國際中文教育學報》;2019年6月;總第五期;頁93–107

出版機構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哥倫比亞大學中文部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摘要
交際能力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首要目標,為培養該能力,交際法既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法又作為教材編寫理念之一被廣泛提倡。過去的研究主要探索了針對成年人的對外漢語教材的特徵與編寫原則,較少研究探索海外華裔少兒的漢語教材。本文基於交際法的理論框架分析了新加坡小學華文新口語課程。在能力目標設定方面,新課程有以下特點:1)區分了獨白能力與互動能力;2)體現了口語交際能力客觀發展的規律。在教材方面,教材的編寫1)圍繞能力目標,注重技能點的銜接;2)遵循交際法原則,提供生動、真實的口語交際情境;3)遵循交際法原則,融合鷹架與真實任務;4)結合口語交際能力與閱讀能力的培養。本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華裔少兒口語課程編寫的建議。

關鍵詞
新加坡 交際法 華文口語課程 口語交際能力

語言
中文

ISSN
2520-7733(印刷版);2521-4241(網頁版)

下載全文
IJCLE_No.5_Jun19_05.pdf(下載次數: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