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本刊旨在搭建一个跨国、跨地区的汉语教育学术平台。

「一带一路」特刊征稿通知

 《学报》将于2025年12月出版「一带一路」主题特刊,旨在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专家与教育工作者,从「一带一路」的视角探讨中文教育如何推展,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进而强化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中文教育合作及人才培养。

 特刊主题:「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国际中文教育

 文稿类型:

理论或实证的原创研究文章、评论、学术辩论、书评、学术趋势与区域概况

 

投稿范围: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文教育
  2. 华侨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
  3. 「一带一路」汉语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4. 汉语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5. 中文差异化教学与融合教育    
  6. 中文数字化教育与科技应用
  7. 中文教师培训与教师发展
  8. 汉语语料库与语言教育
  9. 中文学习的评估与测试
  10. 其他与「一带一路」中文教育相关的主题

 

投稿要求

  • 符合特刊主题,尚未正式出版且未他投之原创性论文
  • 英文或中文(繁简体不拘)投稿均可
  • 全文篇幅限8,000-10,000(中英皆同),并须包括中英文对照的:
    • 作者姓名及工作机构名称
    • 论文题目
    • 摘要(不超过300字)
    • 4-5 个关键词

另请提供不含个人信息的版本,供匿名评审之用

  • 文章须采用APA论文格式并符合本刊稿例
  • 投稿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日。请经本刊官网的投稿系统上传论文电子文件(限.doc/.docx 与.pdf),文章标题的命名格式为:

【特刊投稿】+论文题目

 初次投稿者请先登记成为用户,完成后即可登入并投稿,或查看稿件处理进度。若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致函本刊邮箱(ijcle@eduhk.hk)。

论文格式
  1. 每篇论文约 8,000-10,000 字。除了论文题目外,正文前请附上中英文各 300 字左右的摘要、4-5 个关键词语。
  2. 本刊只接受以电脑档形式投交的稿件。请同时使用微软文书处理(Microsoft Word)格式(.doc或 .docx)和便携式文档格式(.pdf)各投交一份,请确保两种格式文档的内容一致、显示无误。
  3. 字体:繁体中文一律使用新细明体,简体中文一律使用彷宋,文题设为 16 号,标题 14 号,正文 12 号;英文和数字一律使用 Times New Roman。
  4. 所有引文必须依照APA格式加注,注释统一用脚注(Footnote);所有参考文献必须依照APA格式明列文后,如引用网络资源,亦须提供网址及上载日期。例:
    • 若观点引自期刊或着作,则为:(黄立权,2013)
    • 若引用期刊或着作原文,则为:(关锦绣,2008,页 31-37)
    • 若所转述的观点来自不同作者,则为:(White, 1994, pp. 78-91; Scott, 1997, p. 35)
  5. 所有图表须适用于黑白印刷,较複杂的图表须附上高清版JPEG档案。
  6. 参考文献请依以下格式排序:
    • 中文书籍
      朱家科 (2009):《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中文书籍篇章或章节
      田仲 (1996):语言与文化,辑于《外语教学》,(页 6-13),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中文期刊篇章
      周清海 (2017):「大华语」与华文教学,《国际中文教育学报》, 1,1-19。
    • 网络资源
      香港政府统计处 (2016):《香港二零一六年中期人口统计 – 简要报告》,检自 http://www.bycensus2016.gov.hk/en/index.html,检索日期:2021.6.8
    • English Books
      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rticles or Chapters in Edited Books
      Nostrand, H. L. (1966). Describing and teaching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A. Valdman (Ed.), Trends in language teaching (pp. 1-25). McGraw-Hill.
    • Articles in Periodicals
      Giles, H., & Byrne. J. L. (1982). An intergroup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3(1), 17-40.
    • Electronic Sources
      Allington, D. (2008). Discourse and the reception of literature: Problematizing ‘reader respon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tirling]https://dspace.stir.ac.uk/bitstream/1893/507/1/Daniel%20Allington%20PhD%20thesis.pdf

中文文献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序排列。

有关APA格式的更多细则,可参考:

https: // libguides.eduhk.hk/citing-information

刊登准则
  1. 所有稿件须经初审和匿名外审。
  2. 初审由编辑部评审,外审由国际专家评审。
  3. 论文至少获两位国际专家匿名评审并通过,方有机会刊登。
  4. 所有评审工作通过网络进行。
  5. 编辑委员会有权删改所有来稿,不愿者请注明。
  6. 稿件概不退还,作者请自留底本。
  7. 来稿必须未曾发表,不可一稿两投。
  8. 作者须确保来稿没有违法,且不涉侵犯他人版权。一切法律责任由作者承担。
  9. 作者须同意非专属授权予《国际中文教育学报》作下列用途:
    • 以数位方式出版。

    • 进行数位化典藏、透过网络公开传输,授权用户下载。

    • 再授权各地图书馆或其他资料库业者将论文纳入资料库中提供服务。

  10.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作者需于期限内签署着作同意授权书,以电邮或者上传方式寄回编辑部。
  11. 来稿刊登后,本刊将敬赠作者当期刊物2本,不另付稿费。
投稿方式

请点击「投稿」内的「在线投稿」,填写基本资料及上传稿件。

来稿初审时间一般为两个月。作者可点击本网站「投稿」内的「审稿状态」,随时查看稿件审读的进展情况。

Button Text Button Text
现在订阅!

想了解最新消息吗? 通过订阅,您将在 IJCLE 有任何更新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