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繼承語的學習在海外中國移民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Spolsky 在他的語言政策理論中提出家庭是語言管理的關鍵領域之一,也是兒童語言習得的重要場所。因此,家庭對於繼承語的維護至關重要,對家庭語言政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實踐和教育意義。 本人通過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探索了歐洲三國(荷蘭、德國、比利時)浙籍五組華僑華人的家庭語言政策。本研究採用了Spolsky (2004) 的家庭語言政策理論,輔助以 Coleman (1988) 的社會 資本理論對採集的資料進行了不同層面的分析,並從語言意識形態、語言實踐和語言管理三個角度審視了這些家庭語言政策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研究結果表明家庭語言政策在繼承語學習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因為家庭語言政策的不同而導致最後的學習效果不同。同時家庭作為社會資本的一種,同樣影響著這些人的漢語繼承語的學習。當前研究的結果有助於加深對海外華人不同代際之間的繼承語實踐及其家庭語言政策的理解和探討。此外,筆者還注意到歐亞合作新形勢下,家庭語言政策的理論創新研究和應用實踐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並提出通過有效繼承和文化學習解決身份認同的缺失和社會投資的實現。
關鍵詞
家庭語言政策 漢語繼承語 社會投資
出處
《國際中文教育學報》;2025年6月;總第十七期;頁127-146
語言
中文
想了解最新消息嗎? 通過訂閱,您將在 IJCLE 有任何更新時收到一封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