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期数 > 文章 > 多模态 CSL 课堂中的超语:应用与启示

多模态 CSL 课堂中的超语:应用与启示

吴坚 赵晶莹 / December 2024 / 总第16期 /

   Cite

Share This Paper

下载文档

摘要

本文尝试从超语理论视角阐明传统的二语教学法已不再适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CSL) 的课堂,并对学界长久以来提倡的汉语作为 CSL 课堂媒介语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我们不应将双语 / 多语者自身所具有的语言库看作是学习中文的阻碍,反之应充分利用多感官 (multi-sensory)、多模态 (multimodality)、多符号(multisemiotic)和多语言 (multilingual) 来进行意义建构,超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边界,为语言学习打造跨学科路径 , 从而助推学习者的中文学习过程。本研究通过对 CSL 课堂中语料的分析,总结出超语在 CSL 课堂所行使的四项功能 :释意策略、互动策略、情感支撑策略和课堂管理策略。初步证实了超语教学法在 CSL 课堂中的积极应用,并为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

超语 CSL 课堂 媒介语 多模态


出处

《国际中文教育学报》;2024年12月;总第十六期;页125-141


语言

中文


引用论文

Button Text Button Text
现在订阅!

想了解最新消息吗? 通过订阅,您将在 IJCLE 有任何更新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