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期数 > 文章 > 香港与内地汉字规范用字差异研究——陆港两地异体字和异形字差异比较及其对策

香港与内地汉字规范用字差异研究——陆港两地异体字和异形字差异比较及其对策

汤志祥 / June 2018 / 总第3期 /

   Cite

Share This Paper

下载文档

摘要

香港与内地同属于中华汉字文化圈,千百年来两地汉字的使用与教学同宗同源,但是由于历史、社会、教育与文化等诸多的原因,现在两地的汉字教学与使用标准均存在着众多差别。这些差异除了简化字和繁体字两大体系性的大差别之外,就其文字内部结构而言,无论是在基本笔画、部件、偏旁乃至结构等层面都存在着诸多细微差异。 两地汉字在简繁体差别以外的差异,从类型来说可以分为「异体字」和「异形字」两大类。作为「异体字」,国家语委已经发布了「异体字整理表」,情况比较简单,处理办法也比较明确。如:撑(内)/撑(港),村(内)/邨(港),搜(内)/搜(港)等。 但是那些只是在基本笔画,或者基本部件,或者某些偏旁方面的细微差异,则在使用和教学上存有困惑,如:届(内)/届(港),温(内)/温(港),潜(内)/潜(港)等。 这种汉字的差异大致又可以分为「迥异」和「微殊」两类。所谓「迥异」就是两个内涵、外延以及使用都完全相同的汉字,其形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搜(内)/搜(港),杯(内)/杯(港)等。所谓「微殊」是指两个汉字外形大致相同而内部藏着细部的差异。如:凉(内)/凉(港),悦(内)/悦(港),叙(内)/叙(港)等。 本文尝试着使用国务院2013年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和2007版香港《香港小学学习字词表》作比较蓝本,对两地的「标准字」的差异作比较分析,尤其是着重于「异形字」,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



关键词

香港和内地 汉字规范 差异研究 汉字教学


出处

《国际中文教育学报》;2018年6月;总第三期;页85–104


出版机构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
哥伦比亚大学中文部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语言

中文


ISSN

2520-7733(印刷版);2521-4241(网页版)

引用论文

Button Text Button Text
现在订阅!

想了解最新消息吗? 通过订阅,您将在 IJCLE 有任何更新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