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期数 > 文章 > 粤语母语者普通话产出可懂度的语音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

粤语母语者普通话产出可懂度的语音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

袁愫  钟隐 黄乐怡 饶宇靖 / June 2025 / 总第17期 /

   Cite

Share This Paper

下载文档

摘要

本研究以香港高校一门中文传意课程中粤语母语学生的普通话产出为材料,分析影响「言语可懂度(speech intelligibility)」(参 Smith & Nelson, 1985;Munro & Derwing, 1995)的语音要素。针对 19 位发音人 126 个可懂度低的音节,研究发现:(1)单一成分偏误中,韵母偏误占比最高,其次是声母偏误;(2)多种成分偏误组合中,「声母 +韵母」偏误占比最高;(3)声母偏误中,sh 误读最为多见;(4)韵母偏误中,i 误读最为多见,含介音韵母误读亦较多;(5)声调偏误中,第四声误读最为多见,与其他三声相混,二、三声也有相混情况。研究表明,在以传意为目标、面向粤语母语者的普通话教学中,可优先教学声韵母,声调教学稍列其后;重点及优先教学舌尖后音与舌面音(尤其是声母 sh 与 x)、声母 r、单韵母 i 与 u、以及含介音的音节,并围绕第四声进行声调教学。本研究为探索「大华语」(陆俭明,2005、2015;李宇明,2017)的语音「共核」(Common Core)(祝晓宏,2019)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材料与观点,同时为以传意为目标的普通话语音教学观提供了理据。



关键词

可懂度 普通话 语音教学 粤语母语者


出处

《国际中文教育学报》;2025年6月;总第十七期;页199-222


语言

中文


引用论文

Button Text Button Text
现在订阅!

想了解最新消息吗? 通过订阅,您将在 IJCLE 有任何更新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